那么,为什么被视为私有制典范的美国反而也是农业大国,就没有人担心工商资本会掠夺土地呢?其中起到根本作用的,是经济理论中所讲的"一般均衡",而并非华生教授文章中所称的城乡规划。
短期来看,不同于美欧等发达国家,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手中尚握有充沛的资源,足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这就是所谓硬着陆,其过程将非常无序、混乱和痛苦,并且在中国缺少弹性的现行体制下很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领域的连锁危机。
10天以后召开的更高层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化了国务院对经济运行的定调: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就业形势总体较好。这既是无法回避的经济规律,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也是中国政府主动追求并且想要告诉全世界的一个事实。2013年,中国的GDP增长率为7.7%,虽然创下了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10多年的最低水平,但还是实现了官方先前预设的目标。在错失了新世纪头十年最好的机遇后,眼下可能不是很好的改革机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2013年3月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从总览全局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主管经济专业领域的财政部长楼继伟、央行行长周小川等,都在不同场合的公开讲话中反复表达了中国可以和应该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长率以便为改革留出更大空间,进而换取更高质量增长的相同意思。
虽然政治局会议声明,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经济工作面临的一些困难不容低估,潜在风险需要高度关注……但它同时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坚持现有政策基调。因为今年头两个月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超过市场普遍预期,引发了广泛的悲观情绪。周其仁说,更敏感的是农民的宅基地。
但问题是,宪法中规定了村民自治,村民同意就要照办。相关的细则1990年才出台,城市国有土地可以转让,集体的土地没有讲,也没有相应的立法。于是,城中村、小产权房开始在城市到处兴起。周其仁说,中国就两种地,城市的国有土地和农民的集体土地。
周其仁说,还有一点麻烦的是,现在这个社会主流人口已经是80后了,他们的参照系与上一辈人不一样,不改革,不能满足他们。土地怎么承包,很多农民说我要调地,那就调,不是每年调,也是隔几年调一次。
与其等到按不住的时候后悔,不如现在趁问题没有严重之前下决心。从字面上来讲,这两种土地的使用权都可以转让。城市土地市场的价格上涨后,这个政策导致的问题随之而来。土地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的领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早已被认定是农用地的改革成果。
当地有几十万亩的荒山荒坡,如果土地不再分,人口多了,劳动力就会往荒山荒坡去努力,结果湄潭县几十万亩荒山荒坡开发得很好。在这个政策基础上,宅基地跟之上的房子分了家。相比农用地改革的尾巴,建设用地的改革半拉子工程的矛盾在今天更加凸显。在周其仁看来,顶层设计不要多,要明确、持久,不要轻视民间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中国所有的难题,地方都有一些办法在准备着。
再往后的演变是,征地的办法出台了,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征用农村集体用地,不是公共利益也可以征用农村集体用地。但周其仁认为,农用地改革中还有一些尾巴没有解决
在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看来,尽管经历了36年的改革,但在土地等领域依然存在半拉子工程,这些半拉子工程已经对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造成困境。比如,农民家庭人口变了以后,地要不要调整? 好几亿人出去打工,空出来的土地如何转出去?在长久不变的状况下,农民的土地如何自由的流转,是否可以签约给别人去种? 2000年,周其仁专门去贵州省湄潭县做过调查,这个县坚持了25年,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当地有几十万亩的荒山荒坡,如果土地不再分,人口多了,劳动力就会往荒山荒坡去努力,结果湄潭县几十万亩荒山荒坡开发得很好。但是还有一些地方,边界是变动的,农民不敢对土地进行投资,如果投资,过两年,村里说要重新调地,该怎么办。 在当下中国的改革中,很多学者都认为,土地改革对整体改革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造成困扰。周其仁说,在全国范围内,农用地成了双轨制,有的地方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家庭土地承包的边界是清晰的。土地怎么承包,很多农民说我要调地,那就调,不是每年调,也是隔几年调一次。1961年宅基地的性质改成了集体的土地,但当时的文件又说,宅基地上盖的房子是农民的私人财产,可以买卖,可以租赁,可以赠送。
与其等到按不住的时候后悔,不如现在趁问题没有严重之前下决心。但是后面又加了一句话: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在这个政策基础上,宅基地跟之上的房子分了家。农用地政策一开始是10年不变,后来是15年不变、30年不变,2008年则明确为长久不变。
什么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法律没有讲。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李松涛 进入专题: 土地革命 。
相关的细则1990年才出台,城市国有土地可以转让,集体的土地没有讲,也没有相应的立法。1988年,修正后的宪法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所有权不得买卖,不得租赁。但周其仁认为,农用地改革中还有一些尾巴没有解决。如果从1958年算起,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20年,但这20年形成的体制,在此之后用了36年不断进行改革,而且还要改下去。
但问题是,宪法中规定了村民自治,村民同意就要照办。土地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的领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早已被认定是农用地的改革成果。
周其仁说,中国就两种地,城市的国有土地和农民的集体土地。相比农用地改革的尾巴,建设用地的改革半拉子工程的矛盾在今天更加凸显。
靠近中心城市的、靠近高地价地区的宅基地,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了,但法律架构不给这个变化提供空间,不让这些变化能顺着合法的通道来完成。周其仁说,还有一点麻烦的是,现在这个社会主流人口已经是80后了,他们的参照系与上一辈人不一样,不改革,不能满足他们。
于是,城中村、小产权房开始在城市到处兴起。十根手指摁一只跳蚤能按住,等到一根手指摁十只跳蚤就来不及了。周其仁说,更敏感的是农民的宅基地。在周其仁看来,土地改革的半拉子工程已经造成很多社会矛盾,对社会管理形成很大挑战,必须改革,但改革又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
从字面上来讲,这两种土地的使用权都可以转让。在周其仁看来,顶层设计不要多,要明确、持久,不要轻视民间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中国所有的难题,地方都有一些办法在准备着。
渐进的改革并不妨碍有一些动作做得更深一些,力度到位一点。很多改革之所以拖下来,就是因为总说慢慢来,关键的一步总迈不出去。
城市土地市场的价格上涨后,这个政策导致的问题随之而来。再往后的演变是,征地的办法出台了,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征用农村集体用地,不是公共利益也可以征用农村集体用地
标签: 怎样设立自保公司? 福耀玻璃2019中报点评:业绩承压,竞争力凸显,关注SAM整合 广西保险行业协会实施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 保监会“组合拳”剑指各种保险违规销售 怎样去除挡风玻璃的雾气 玻璃防雾剂使用效果如何
评论列表
面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做的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对外部而言,它能够推动我国和贸易伙伴之间的互动,并弥补我国在对外区域合作上的不足。
暴力的问题要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解决。
至于如何防止农民的流民化,最简单的办法便是赋予他们财产,即土地。
于是那些被迫退出出口和传统产业部门的产业资本就只能转向没有技术壁垒的房地产部门。